全球15國產官學研參與 TASTI 2023成果豐碩隆重閉幕 太空女力崛起成亮點
11.03.2023
2023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iwan international Assembly of Spac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TASTI2023)於今(2)日落幕,舉辦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為期5天的議程,有來自超過 15 個不同國家的與會者,舉辦6場研討會、發表200篇學術研討成果,更有27家國內或跨國產業界的廠商於會場設置展示區提供交流及洽談平台,讓產官學研各界與關注太空領域的人士,藉此機會深入探討太空科學、技術、法律政策、新太空領域、通訊韌性和關鍵元件等主題,展示豐富的多樣性。
指導單位國科會由身兼TASTI指導委員會主席的副主委林敏聰出席今日的閉幕式,林副主委在致詞時表示,今年首屆擴大舉辦的TASTI,是一次非凡的協作、知識分享和創新之旅,也讓年輕學子拓展視野,鼓舞青年踏入太空領域。 在全球太空產業發展浪潮中,台灣已經擬定戰略,在衛星製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和應用服務等四大市場中找到定位。後續將持續加速衛星產業發展,包括培育衛星系統新創公司、推動國內衛星計畫、升級發射場以及開發能夠到達低軌道的衛星運載火箭,透過公私協力與國際合作,培養具韌性的國家太空工業團隊,讓台灣的太空產業在國際舞台上蓬勃發展。
主辦單位TASA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TASTI 5天議程、舉行6場研討會,有5國太空機構與會,共吸引近2000人次參與,討論主題廣泛且深刻,透過專家學者的分與現場產學界互動,期待推動台灣太空各方面發展。TASA將繼續致力推動衛星產業發展,在太空教育和參與方面,也會持續激勵下一代太空愛好者,因為鼓勵年輕人探索宇宙將點燃對太空科技的熱情,是國家未來的投資,也是實踐對全球太空進步承諾。
受邀代表所有國外貴賓致詞的美國太空商業經濟專家Kevin O’Connell表示,在美國,所有公司都是太空經濟的一環,且在俄烏戰爭中,大眾已經了解太空能扮演的關鍵角色,要對太空產業有信心。太空產業將在2040年達兆元規模,將會需要產學界集體合作,也希望把這個議題帶給不熟悉太空領域的群眾。他也提到,太空安全與永續,將會是需要關注的議題。
值得一提的是,TASTI的Law and Policy論壇中,首度安排Women Leadership in Space研討會。國際女性工程師及科學家網絡主席Rajika Bhandari、韓國東西大學資深科學教育學者Jungsun Kim、印度新德里觀察研究基金會安全、戰略和技術中心主任Rajeswari (Raji) Pillai Rajagopalan、TASA衛星資料及設備設施研發處處長劉小菁發表演說,分享女性在STEM產業中的服務現況,用自身經驗鼓勵所有女性勇於發掘自己的興趣,投入自己喜歡的工作領域。
第一屆TASTI 2023 由台灣太空產業發展協會(TSIDA)、台灣低軌衛星產業聯誼會(TLEOSIA)、台灣太空科學聯盟(TSU)、國際導航衛星掩星觀測研討會(ICGPSRO)、台灣太空輻射環境驗測聯盟(TSREVTA)等重要產官學研界組織及重大活動共同舉辦。整合重要產官學研組織,廣納國際研討會、產業展、產業論壇、學術論文展示、立方衛星競賽等活動,成為太空工程與科學界的一站式整合平台。
2023 TASTI由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冠名贊助。另有12家廠商贊助,包含凌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獨家冠名贊助Welcome Banquet晚宴,攸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家冠名贊助Reception晚宴。年會贊助企業包括金級的台翔航太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亞洲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煉製研究所、台灣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凌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莘茂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貿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寶瀛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銀級的互宇向量股份有限公司與銅級的達梭系統台灣股份有限公司。



